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

淡北八景

淡北八景歷史來由:


乾隆初年(台陽八景)→〈台灣府志〉(台灣八景)→〈淡水廳志〉(淡北八景)

 最早的八景是乾隆初年巡台後史琦的「台陽八景」。在(台灣府志)時即修正為「台灣八景」,即「安平晚渡、沙崑漁火、鹿
耳春潮、雞籠積雪、東溟曉日、西嶼落霞、澄台觀海、斐亭聽濤」,但由於當年府治在台南,因此八景乃與台北無關(「雞籠」
非今基隆)。 

屯山積雪

屯山積雪介紹:


因位處台灣島北端,海拔高又迎東北季風,冬季時偶有降雪。

大屯山小百科


大屯山主峰現在的海拔1092公尺,設有二等三角點、聯勤內補006號三角點。峰頂附近的觀景台,以夕陽、雲
海與秋芒景觀聞名。

2017年1月4日 星期三

潮分關渡

關渡介紹:



「關渡三潮」指的是基隆河、淡水河(大漢溪和新店溪的合流)和河口來的海水交會,涇滑分明水分三色的奇景 。


大屯山及觀音山二山支脈交會的峽門處,也是新店溪與基隆河二濱水交流處。淡水河進入台北盆地處原為隘口,古稱
「關渡門」(干豆門),每逢漲潮,海水與兩河相遇,水成三色,傳為「關渡分潮」奇景,此處也是以前觀賞三潮勝
景(淡水河、基隆河、自淡水流入的海潮等三潮匯聚)的最佳地點。

交通資訊





現今的台北橋(黃少湘攝)















1.自行前往
國道一號25km處→往重慶北路匝口→往台北市區方向→重慶北路直行1.5km後→右轉民權西路→直行500m到達目的地


2.搭乘大眾運輸工具
從台北車站→轉乘淡水線(往淡水方向)→民權西路站→轉乘中和新蘆線(往迴龍)→台北橋站→出站後右轉









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

臺灣文化協會

1921年10月17日成立於臺北市,由蔣渭水、林獻堂等人主導,成立宗旨為「謀求臺灣文化的建立、民族運動的啟蒙」。
協會成立時即表明「組織臺灣文化協會,謀臺灣文化之向上」、「本會以助長臺灣文化之發達為目的」。
初始會員多達千人,涵蓋島內各界知識菁英,包括大地主、醫師、律師、教授、記者、書記等。

日治時期的報紙業

1895年,臺灣被割讓給日本,日本因治臺初期遭到不少阻力,便引進大眾傳播媒體,由日人辦報以做為殖民政府喉舌(且控制言論,文字多以日文為主,就算有中文也是文言文,且嚴禁臺灣民眾發行報刊),以此達到馴化臺灣、便於殖民的目的。

鐵橋夕照

鐵橋夕照歷史介紹:

1.起源:可追溯至清領時期




→清光緒十四年)正式動工。

→1889年(光緒十五年)8月,由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興建完工。依據日人伊能嘉矩的記載,
維修。

原本設計為鐵橋,礙於經費不足只好改為木橋。橋上鋪設鐵路軌道,兩側有人行道可通車馬。

北岸特設鐵製旋開橋,可隨時懸放便於船隻通行。由於木橋樁柱經常受到水浸,所以需要定期

 
biz.